看见的作者是柴静,新书发布会上老罗,六哥,崔永元,白岩松,邱启明等大角色联合推荐此书,柴静的谈吐也深深吸引了我。便有了读书的兴趣,全书从柴静与陈虻邂逅进央视开始到陈虻之死结束,以柴静不同时期采访事件为主轴,期间穿插了柴静的个人的友情、爱情、亲情故事以及一些阅读经验、人生感悟,每章侧重点各有不同,有关于重大灾难的采访经历如关于非典的惊心动魄的采访,以及关于唐山地震的后续采访、汶川地震的采访。

其次是五章,主要描述的是社会边缘人的事件,主要写了三个事件,一个是写玩游戏的女人,在强制戒掉游戏中,结果被卖去卖淫的。一个是写谢洪武放牛时被人看见捡了一张老蒋的反动传单,在无人问津的状态下关了整整二十八年,两个事件听起来够魔幻现实主义的。但主人公么却活生生的生活在里面,痛苦在里面。而且谁都不敢肯定你会不会是下一个离奇故事的主角。

一、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(一)入学适应问题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,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。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,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,还有学习的压力,校规校纪的约束等,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。对于部分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,以及在幼儿园受到过入学准备教育儿童,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,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。

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,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。通常个性内向、胆小、谨小慎微、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。(二)学习方面的问题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,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。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,学习负担过重,同时学校、教师、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,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。
2、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?1、逆反心理:青少年处在青春发育期.也是不稳定的时期,由于大脑发育已趋于成熟,有思维判断和分析能力。从童年期单纯的正向思维逐渐发展为多向思维和逆向思维,在接受教育和社会文化交往中,也掌握了逆向思维的方法,同时也就产生了逆反心理,表现为对父母的再三叮嘱话反感,2、焦虑抑郁状态:青少年从儿童期转型到青少年期,从依恋父母转向同学和朋友,逐渐接受社会适应性,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,表现为:①经常头痛、肚子痛;②多梦,梦见家中发生了不幸;③食欲下降,胃痛;④害怕上学,和同学说话时紧张;⑤担忧、胆怯;⑥担心不能把事情做好;⑦遇到高兴的事也不快乐;⑧手脚发颤、发麻、多汗;⑨注意力不集中;⑩觉得生活没价值,感到自卑,经常内疚自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