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7日,任城区仙营街道秦庄社区开展诚信宣讲活动。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诚信故事以及言必诚信,行必忠正人背信则名不达等名言的含义,并结合生活实际讲解诚信的重要性,引导居民讲文明、守诚信,从自身做起,积极投身诚信实践,争做诚实守信的倡导者和践行者,信用志愿者分享了诚信内涵和感悟,部分网格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讲述了诚信的重要性。
听完宣讲后,居民王利明说:人无信不立,业无信不兴,国无信不强。当今社会,每个人都应当树立诚信意识,营造知信、用信、守信的社会氛围。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诚信教育,坚定了居民树美德、讲诚信的信念。秦庄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,他们将继续弘扬诚信文化,推进美德和信用互促共融,为建设诚信社区添砖加瓦。
1、诚信的故事事例简短诚信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;诚信是智慧,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;诚信像一面镜子,一旦打破,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所以,我们一定要讲信用!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诚信的故事,供大家参考。诚信的故事1爸爸是个爱花的人,以前他自己种花,现在他一边种花,一边卖花。一个星期天,我陪同爸爸去卖花,爸爸向我讲述了他那一次难忘的经历。事情发生在一个炎热的中午,别人都去吃饭了,爸爸正要去吃饭。
”爸爸便回答说:“100元一株!”谁知那位叔叔说:“别人的春兰只卖50元,你咋卖100元钱呢!”“别人那些都是次品,我的可是极品呀!”爸爸说。那位叔叔说:“你便宜一点,咱们都是生意人。”可是,爸爸脑子不开窍,不肯让价。叔叔见爸爸不肯退步,就对爸爸说:“你这株春兰可是次品,比不上人家的极品!”爸爸呼呼地对叔叔说:“你胡说,我这株春兰可是珍品,决不是次品!”那位叔叔试探道:“如果我买来的春兰比你的好,而且价格还便宜,你会怎样?
2、古代诚信小故事1、孟信不卖病牛古代,有个叫孟信的人,一次被罢免了官职以后,家里很穷,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。一天,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,来换粮食。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,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,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,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,没什么用处了,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。2、宋濂的故事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,但是家里很穷。
一次,他借到一本书,越读越爱不释手,便决定把它抄下来。但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,他只好连夜抄书。时值隆冬腊月,滴水成冰,他母亲说:“孩子,都半夜了,这么寒冷,天亮再朝抄吧。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,”宋濂说:“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,到期限就要还,这是个信用问题,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。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,失信于人,怎样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