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汉文章两司马。也就是论西汉的文学家,一个叫司马迁,一个叫司马相如,朋友们,你读过司马迁的史记,但是你肯定没有读过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吧?为什么同样是西汉的两司马,而司马迁的史记几千年后还能被人记住,那飞鸟尽,良弓藏的句子还能成为名言,而司马相如的作品则不再被人记念呢?事实上,你会发现一个客观事实,那就是人们喜欢听那些苦难的故事胜过听那些快乐的故事。
1、西汉两司马,分别指的是谁?这两个人分别指的是司马迁和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。他们两个人的战绩都是非常优秀的,而且头脑也是非常活跃的,所以有很多人都非常敬佩他们。西汉两司马是指西汉的司马相如和司马迁。两人在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成就,后人有“文章西汉两司马”之称。应该指的是西汉的两位非常著名的文学家,司马迁和司马相如。是司马迁和司马相如。他们两个人当时特别出名,而且成绩特别显赫。
西汉有两位非常有名的文学家,被称为“两司马”,他们分别是司马迁和司马相如。相信这两个名字我们都不陌生,他们的著作还有节选到我们的教材中。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、散文家、史学家,作为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,因为被李陵案被牵连之后受到宫刑,但是这样大的人生变故没有打败司马迁,而是给了他动力要继续完成之前未完成的《史记》。
2、“文章西汉两司马”是指哪两位作家?西汉的司马迁与司马相如。是司马迁、司马相如。其实,相如不及太史公。1,史记的作者司马迁(前145或前135前87?),字子长,西汉夏阳(今陕西韩城,一说山西河津)人,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,被后人尊称为“史圣”2,著名辞赋作家司马相如(约前179年前118年),字长卿,汉族,蜀郡成都人,祖籍左冯翊夏阳(今陕西韩城南)侨居蓬州(今四川蓬安)。
3、文章西汉两司马文章西汉两司马;经济南阳一卧龙。原文意思是说,文章写得最好的要算西汉的司马迁与司马相如,而经邦济世的人才就当首推南阳的诸葛亮了,这个应该是左宗棠题卧龙岗诸葛草庐的诗,但大多是取用前两句,以自称。司马迁(约公元前145前90年),西汉,《史记》司马相如,(公元前179年~公元前117年),西汉文学家,当时蜀郡成都(现在中国西南部的四川成都)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