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语有言:变则通,不变则壅变则兴,不变则衰变则生,不变则亡。很多时候,我们总觉得生活艰难,事与愿违,常常身心俱疲,是因为不懂得变的智慧,人生下半场,思维变通,脸皮变厚,心态变好,格局变大,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智慧,脸皮厚是一种勇气和能力,更是实现美好人生的阶梯。柽柳花。

年年岁岁考相似,岁岁年年题不同。从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开始,高考作文已走过了30年历程,30年的高考作文在不断地发生变化。在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,总结高考作文命题特点,把握其发展规律,反思其存在的问题,预测其前进方向,对作文教学评价及作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。一回首30年高考作文,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代高考作文的不同特点。

比如1977年命题作文“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”,1978年缩写《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》。20世纪80年代,高考作文以材料作文为主,开始关注社会生活,强调作文与生活的联系,文体主要为议论文和记叙文。如1984年,要求考生谈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;1985年,要求考生写信呼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。20世纪90年代,高考作文仍以材料作文为主,关注社会生活,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,文体主要为议论文。

一个人的人生在历史的长河中仅是短暂的一瞬,是溅起即没的一朵浪花。但是,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又是“路漫漫其修远兮”。是享受还是煎熬,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对人生的态度。如果检索一下人生的属性,那就是“在自己的哭声中呱呱垂地,在别人的哭声中黯然离去,这中间的一段过程就是人生。”有个文友在文章中如此为人生定义,我以为甚是精彩。
周国平曾经这样给描述过:人生就是一道无限制延长的加法运算。人生的内容A+B+C+d,人生的结局0,人生的意义(A+B+C+D)×0=0,他的结论是:尽管人生的结局和意义都是零,但是人们仍然想无限制的延长那道加法运算,不厌其长,这就是生命的魔力。是的,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长一点,谁又不希望自己在人生这道加法运算中叠加的都是辉煌和精彩,掌声和赞誉;谁又不希望自己的人生之路是一条铺满鲜花、充满诗意、挂满硕果的浪漫之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