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蠡晚年,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,被定死罪。范蠡决定让小儿子拿1000金去救人,不料大儿子竟以死相逼,范蠡连连摇头,心里嘀咕:傻儿子啊!你若去,你弟弟难逃一死......范蠡是春秋战国时期极为有名的谋士之一,他最出名的故事莫过于用美人计成功帮助越国覆灭了吴国,范蠡把四大美人中的西施送到吴王面前,蒙蔽了吴王的双眼,使吴王整日沉迷于温柔乡中,最终导致整个吴国日渐衰落。

可以说,勾践之所以能够在战国称雄,和范蠡有着莫大的关系,因此勾践便论功行赏,打算册封范蠡为大将军,号令天下。但范蠡是个聪明人,他追随了越王勾践很多年,深知他过河拆桥的本性,因此并没有接受勾践的册封,反而主动辞官回家养老。后来,范蠡为了避免勾践怀疑自己,三度倾家荡产,终于顺利来到了宋国,以一己之力一跃而上,再度富甲一方。

《范蠡救子》范蠡的长子为什么不听庄先生的劝告?大儿子来到庄生家,发现他家十分简陋,贫穷,心中疑惑父亲为何不找楚国权贵?但还是献上了父亲的书信和黄金给庄生。庄生看了书信后对他说:“你赶快回去吧,不要留在这儿,等你弟弟放出来后,也不要再问被放的原因。”大儿子并没有听庄生的劝告,而用自己另外准备的黄金结交楚国权贵,四处活动打点关系,来救自己的弟弟。

楚王说:“好,为了国家百姓,寡人就大赦天下。”大儿子收到消息以后,认为是自己碰巧赶上大赦,而庄生什么都没做,一千两黄金送的太可惜了,于是他重新敲开了庄生的家门。庄生看见他很惊奇:“你没离开楚国吗?”长子说:“始终没离开。我为了营救二弟在楚国四处打点关系,终于听说楚王大赦,我想弟弟自然会得到释放,所以我特意来向您告辞。”庄生听后明白了他的意思,原来他以为自己什么都没干,他大笑进屋,取出黄金。

范蠡救子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:先知人,后善用,善用之,事则成。财富是为了成就人生才有意义。不流动的钱是没有意义的。财富不是目的,办事才是目的。我们之所以要办成一件事,一定是对我们人生有意义才会去做。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经商时,因误杀人被楚国逮捕了,长子恳求父亲让自己去救二弟,范蠡也允了,但要求他务必将千金送给庄生,并且根据他的话去办理。
范蠡辅助灭吴后归隐,发家大富,世人称为陶朱公。陶朱公(范蠡)有三个儿子,二儿子在“楚”杀人被抓,“中男杀人,囚于楚”,陶朱公觉得杀人虽然该死但是有钱的人杀人不该明着被处死“杀人而死,职也。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,于是派小儿子带千金去楚国救人。大儿子听了想不通觉得没面子,非要去,陶朱公不同意,于是大儿子去找他妈耍赖要死要活得,他妈出面跟陶朱公说让老大去吧,不叫老大去他就要自杀,二儿子还不知道能不能救回来,大儿子先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