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煮三国。火烧博望坡发生在东汉末年,当时刘备驻兵新野,结识了徐庶和诸葛亮,二人深受刘备器重,刘备对他们的建议也深信不疑,后来曹操派遣大将夏侯惇进攻刘备的驻地新野,刘备请徐庶和诸葛亮共同商议对策,在分析敌我双方情况后,诸葛亮提出了一个妙计:对付这股敌人就像火烧博望坡一样轻松,于是想出了一个计谋:先让夏侯惇深入,紧追不舍,然后在博望坡放一把火。

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: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,表疑其心,阴御之。使拒夏侯惇、于禁等于博望。久之,先主设伏兵,一旦自烧屯伪遁,惇等追之,为伏兵所破。从中可以看出,是刘备所为。历史上是刘备演义是孔明。是刘备。建安七年(西元202年),刘表企图趁曹操北上攻击袁尚的契机,袭取许都,乃派遣刘备领军出击,刘备于是发兵北伐,一直打到叶县,已接近许昌,严重威胁中原安全,曹操调大将夏侯惇、于禁、李典反击刘备,刘备将阵线后撤,选择博望与曹军对峙。

种种迹象使夏侯惇误判刘备无力再战,决定追击,李典劝谏,夏侯惇认为是李典判断有误,故与于禁追击。然而,当行进至狭窄的林间山道时,刘备的安排的伏兵突然杀出,夏侯惇应对不及,遭伏兵攻击。困难时刻,李典指挥自军人马前往接应,救出了夏侯惇。而刘备由于兵力太少,也选择了退军。扩展资料: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博望坡之战一向被视为诸葛亮登场后的第一战,也是俗谚“新官上任三把火”的第一把火。
2、火烧博望坡介绍博望坡简介1、博望坡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西南30公里处,北负伏牛山,南面隐山,西倚白河,为伏牛山延伸于此的漫岗,地势险要,为古“襄汉隘道”之通衢,素为兵家必争之地。现为博望镇内,2、先后为侯国,为县,为店,为驿,为镇。西汉时,外交家、探险家张骞,先后两次出使西域,功勋卓著,被汉武帝于元朔六年(前123年)取其“广博瞻望”之意,封为“博望侯”于此,“博望”之名,由此而得,三百年后,汉室衰落,三国鼎立,躬耕南阳的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把火火烧博望,使博望成为废墟,但博望坡却成为历史视野里的一道岗梁,此地乃三国时火烧博望坡古战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