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演义与三国志有何不同?作为一个半吊子三国专家,我讲了一些三国演义的故事,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。有人问我: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到底有何不同?其实,这两者的不同主要有三点,1.叙述视角的不同,三国演义以刘备、刘皇权为主线,讲述了桃园三结义三兄弟创业、为汉室奋斗的故事,是一部汉事,而三国志则是西晋时期编写的正史,按照司马家的角度,以北魏的视角叙述前朝的历史,因此往往对吴、蜀两国进行贬低,这是叙述视角的不同。
三国演义是七分实、三分虚,虽然十分难得,但仍有大量虚构。例如,诸葛亮在六出祁山之前的大部分功劳都是虚构的。例如,火烧新野并不是诸葛亮所为,而是刘备所为。例如,赤壁之战中,诸葛亮并没有发挥重要作用,主要是由周瑜完成的,而火烧博望坡等事件也是如此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,大部分是被虚构出来的。像赵子龙一样,他的形象是由常胜将军构成的,但实际上他的大部分功绩也是虚构的。
1、三国演义小故事简写30字?《三国演义》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,以描写战争为主,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、蜀、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,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,建立晋朝的故事。刘备屯住新野时,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,张飞等猛将,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,便礼仪贤下士,寻求良辅。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,刘备与关羽,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,拜访诸葛亮。
数日后,刘、关、张顶风冒雪,二顾茅庐。途中,遇亮好友石广元,孟公威。到达茅庐,只见亮弟诸葛均,方知亮已出游,备留下一笺,表达倾慕之意。返回时,在隆中山下小桥边遇见亮岳父黄承彦;过了一段时间,刘备与关羽、张飞三顾茅庐,适逢亮在家,但昼寝未醒。刘备吩咐关、张在门外等候,自己徐步而入,拱手立于阶下,直到亮醒后,方才相见。[三顾堂: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(公元1719年),是刘备三顾茅庐、诸葛亮作《隆中对》的纪念堂。
2、三国演义小故事简写30字空城计三国中后期,诸葛亮出兵讨伐魏国,由于要地街亭失手,导致满盘皆输。诸葛亮被迫撤兵,司马懿大军追至,这时孔明手下的将领士兵基本都分配军务调完了,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。于是他命令偃旗息鼓,大开城门,独自在城楼上弹琴。司马懿疑心有伏兵。调头就撤兵。诸葛亮躲过一劫!过五关斩六将徐州之战刘备战败。关羽经张辽劝说,约法三章暂时投降了曹操。
后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便想去找刘备。曹操为了挽留关羽便挂避客牌对其避而不见。关羽只能不辞而别。沿路上经过了五个关口,守将都不放行,关羽一一杀之。一共六个。最后与刘备会合。这就是著名的千里走单骑,过五关斩六将!三顾茅庐刘备刚出来打天下的时候,虽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绝顶高手但是屡遭败绩。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军事。直到找到了徐庶!
3、三国演义三个小故事30字东汉末年,朝政腐败,再加上连年灾荒,人民生活非常困苦。刘备有意拯救百姓,张飞、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,三人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,在张飞庄后一桃园,准备了青牛白马,作为祭品,焚香礼拜,宣誓结为兄弟。按年岁大小论,刘备年长做了大哥,关羽第二,张飞最小做了弟弟,此时正值桃花盛开,景色美丽,故称“桃园结义”。这便是《三国演义》中著名的“桃园结义”。